乐友旅行网

锅庄舞属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色艺术吗?阿坝藏族舞蹈收费

锅庄舞属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色艺术吗?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锅庄舞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而云南的西双版纳主要是傣族,傣族大多都跳孔雀舞,敲象脚鼓,所以锅庄舞不属于西双版纳的特色艺术。

锅庄舞属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色艺术吗?阿坝藏族舞蹈收费-图1

藏族的三大民间舞是什么?

1、堆谐舞

堆谐舞最早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是日喀则西部到阿里整个地区的圆舞曲,后来逐渐兴盛至拉萨,“堆”在藏文中是西部的意思,“谐”则是“歌舞”,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歌舞形式,但是在表演的时候可以只唱不跳,或者是歌舞皆不用,仅仅只用乐器。

2、锅庄舞

锅庄舞属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色艺术吗?阿坝藏族舞蹈收费-图2

锅庄舞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圆圈歌舞,主要分部在西藏昌都、那曲以及四川阿坝、甘孜等藏族聚居区,在跳舞的时候大多男女各排成半圆,手拉着手,由一个人领头,男女一问一答式反复对唱,之舞蹈的形式是先慢后快。

3、弦子舞

弦子舞流行于四川、云南邓生的藏族地区以及西藏昌都一带,最早起源于巴塘,早在唐朝的时候就已出现,跳舞的时候人们围成圆圈,领舞者边唱歌边跳舞,用弦子伴奏,其他人跟随,跳动过程中时候向内聚拢,散开,还会挥动长袖,极为优美。

锅庄舞属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色艺术吗?阿坝藏族舞蹈收费-图3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锅庄是哪个族的舞蹈?藏族还是羌族?

居住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藏族和羌族,是两个历史悠久而又团结紧密的民族,他们之间或隔山,或隔河,甚至只隔一条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藏族的锅庄文化和羌族的沙朗文化即是。

阿坝州藏族对舞通称"卓",即圆圈舞,也称锅庄舞。锅庄,顾名思义,锅自然是圆的,所以,锅庄大抵可称一种圆圈的群众性集体舞。

藏族锅庄都是逢喜庆节日才跳。

至于羌族的沙朗却又不同。羌族沙朗也多为一种圆圈舞(也有排成排跳的),人称羌族锅庄。羌族沙朗遇事都跳,只是由唱腔区分"忧事沙朗"、"喜庆沙朗""窝克日那(座山会)沙朗"、"木那(丧葬)沙朗"、"篝火沙朗"等等。

羌族还有室内沙朗,是名符其实的锅庄,跳者围住火塘,火塘上架锅煮茶。  

羌族沙朗与藏族锅庄唱调不一,舞姿有同有异。藏族锅庄顿足有力,有"地球也要抖三抖"的强悍气氛,手舞时似在掷胸中块垒。而羌族沙朗却柔中带刚,尤其是女者的臀部左右顶,有迪斯科般的妙趣。两手的甩动可配合双肩摇摆,令人叫绝 

锅庄文化与沙朗文化是藏、羌人民最为悠久的文化之一,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可以看出藏羌人民之间的文化艺术的浸透与交流。 

每到旅游季节,或者藏历年、羌历年,在阿坝州的每一处,在九寨、黄龙旅游线上,藏族锅庄和羌族沙朗都是一种值得了解的民族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阿坝藏族舞蹈收费多少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本站非盈利性质,与其它任何公司或商标无任何形式关联或合作。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就是邮箱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esolbj.com/you/25876.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