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华北区位于盛行西风带南部,地面高 低气压系统活动频繁,环流的季节变化非 常明显,表现着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 候特征。冬季在内蒙高压控制下,气温远 较同纬度各地为低,1月平均气温在0°c以 下,在强大的寒流过境时,气温骤降。
夏 季在大陆低压范围内,夏季风得以深入。 这时气温急速上升,华北平原及渭河谷地 为夏热中心,7月平均气温在26°C。渭河 谷地受夏季风越秦岭后下沉“焚风效应” 的影响,夏温特髙,如西安绝对高温曾达45。
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偏少,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年平均气温5~20摄氏度。
年降水400-800毫米。
天气预报中说的华南,华北,在中国地图上是怎么划分的?
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四省(区)和福建南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全国一级气象地理区划分说明:
华南地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全国二级气象地理区划分说明:
华南地区:南北向基本以北回归线分为南部与北部,东西向以福建与广东、广东和广西交界线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
华北地区:山西、河北二省,北京、天津二市和河南、山东两省黄河以北地区。
全国一级气象地理区划说明:
河北、山西两省,北京、天津二市和山东、河南两省黄河以北地区。
全国二级气象地理区划说明:
南北向为分南部、中部、北部,东西向分为东部西部。南部包括山西、河北两省南部和河南、山东两省黄河以北地区;北部指恒山和燕山山脉以北的山西和河北两省北部地区;中部为恒山和燕山山脉以南至华北南部以北的京、津和山西、河北两省中部地区;东侧则以太行山山脉及延长线将华北划分成东西两部分。
南水北调对华北气候的影响?
有利:南水北调为华北等缺水地区供应大量宝贵水资源,解决许多人那个饮水问题和工业用水,为百姓脱贫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缓解京津等地的用水矛盾。同时,华北是中国粮食主产区,南水北调也为农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结束部分地区靠天吃饭的问题。而且,南水北调也为日益枯竭的黄河增加水流量,以免流量减少带来的泥沙沉积,造成河床抬高,威胁两岸城市农村等问题。不利:南水北调两岸是经历上万年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区域,而南水北调会局部改变这些区域的环境气候特点,造成意想不到的灾害
从简单的一维气柱能量平衡模式研究在我国北方土壤中增加水份含量后引起的局地气候变化 ,应用气柱中的辐射、降水、水汽和内 ,位能辐合间的平衡 ,可以推导出降水、温度、地表反射率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而地表反射率的变化又与地表水份含量有关 ;而从地表能量平衡方程也可得到降水、温度、地表水份含量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从上述这些关系最终可以得到地表水分变化对降水变化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降水和温度变化与植被复盖度有关 .在我国西北地区 ,当土壤水增加 1/15 ,随植被复盖度的从大到小 ,年降水可增加原年降水量的 1/30~ 1/11,在华北地区 ,当土壤水增加 1/2 0 ,随植被复盖度的从大到小 ,年降水可增加原年降水量的 1/80~ 1/35 .而年平均温度减少约在 0 .1℃的量级 ,在线性理论范围内 ,降水量的增加与温度的降低均与土壤水的增加量成正比 .而能量平衡模型在西北地区更为适合。
近年来我国北方降水减少和温度增加是气候变化的总趋势 ,由此引起的北方干旱化严重影响了我国北方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计划中的南水北调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华北北部近期天气情况如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